经济体制改革公开课(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体制改革公开课(全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体制改革公开课(全文)

 

 课题:

 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学内容

 《经济体制改革》一课选自《中国历史》统编教材第三单元第 8 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理论联系实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回答了“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如何推进”、“改革开放的成果如何”等主线问题。

 而本节课讲述的正是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本课聚焦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认识社会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阶段特征及基本趋势、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教学关键问题,提升学生历史意识、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围绕大时代中的个体,即平民史观这一理念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学科素养。

 二、对应课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基于课标,本课聚焦的学科素养为历史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评判);社会参与(实践取向、社会活动);综合思维(多元联系);家国情怀(国家认同)。

 三、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以双减政策背景下我校寒假特色作业“晒晒传家宝,讲讲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为契机,以小见大,透物见史,以人叙史。精选实物、文字、口述、图片等丰富史料,选取 “ 老物件里的旧时光 —— 经济体制改革展”展览策划活动为项目化载体,力求描摹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下由老故事,新征程,大时代,小人物勾连而成的的鲜活群像,以期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内改革的推进历程。

 前言区补充绘制年代尺了解历史沿革,梳理 1978 年以来国家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的史实脉络;神入历史,设置情境辨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背景、依据视频、图文数据分析其影响;借助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先锋企业、代表人物等的发展历程分析城市经济体制中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的改

 革进程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终从史实中提炼 浙江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密码, 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四、学情分析 1. 身心特点:八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变期,对于新生事物接受力强,好奇心重。但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于距离其生活较远的专有国家政策术语理解不足,对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 易产生畏难情绪。

 2. 已有认知:通过前 7 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新中国从成立巩固新生政权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厘清从过渡时期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史脉。对于公有制等抽象概念已有初步认识。

 3. 学习困惑:

 ◆改革一词对于生活于浙江的学生并不陌生,但如何将时时处处挂在嘴边的改革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缺乏政治知识的铺垫,他们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难以理解。

 ◆对于多种所有制、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等名词学生较难把握与理解。

 五、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研读史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在这些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形成概念,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过程;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3.从历史角度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难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七教学关键问题 8.如何理解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

 11.如何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教学过程设计

 项目过程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项目背景 景 【 创设情境,激趣入 项 】

 ★ 晒晒传家宝,讲讲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1.教师导入新课:寒假里我们的“复古”特色作业“ 晒晒你的传家宝,讲讲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征集到很多宝贝,并且还受到媒体的关注。

 我们就请几位持宝人给我们展示几件老物件,猜猜这是什么?(这是哪里?)

 2.请持宝人揭晓答案,介绍其背后的故事。教师小结:今天这几件老物件有个共同点:在年代上都见证1.在师生问答互动中猜猜老物件的用途, 2.聆听持宝人讲解,了解同学身边老物背后的故事。

 3.思考策划展览的展区模块:前言区(历史沿革)-主展厅(展品介绍、影音、互动体验、展板、讲解员解说等)-观展留言板(策展手记);浏览教材,展览内容切合展览主题:经济体制改革,确定大致内容模块。在教师协助下共同制定评价量规,熟悉项目化学习中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1.学习主题由学生亲历的寒假寻宝晒宝作业引入,由学生展示,让其他同学猜猜传家宝老物件的用途、老照片拍摄地点,再由同伴揭秘,全权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依据教材内容,思考策展展厅布置,初步拟定本项目活动的驱动任务,也在浏览教材的过程中搭建本课的思维框架。把握相关知识联系,从表征符号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而贯

 了改革开放 44 年来我们身边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这节课我们来讲讲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老物件来 策划一场 场 “旧时光里的老物件 —— 经济体制改革展” ,献礼改革开放 44 周年。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策划 一场展览 需要 设计 哪些模块,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努力策划出一场受欢迎的展览,并 与学生共同制定、出示 评价量规。

 穿整堂课的评价量规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完成入项准备,有助于学生明晰任务要求。

 项目任务 务 【 任务驱动】

 】

 ★ 展厅布展

 1.展示策展老物件资源包,布置驱动任务一:观展前言区需要设计一块历史沿革版面反映国家层面经济体制改革的脉络。

 1.学生浏览教材P38-P41,利用策展老物件资源包里的老照片、旧报纸、当年影印版文件等进行排序梳理,画出年代尺、思维导图等,初步厘清经济体制改革发展1.将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以实物资料形式呈现,营造更真实的策展情境;提升时序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设计历史沿革版面,使

 2.展示镇展之宝老物件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8 位农民的“分田到户” 红手印 “盟约”和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发行的第一张股票票样,布置驱动任务二:为其设计一个吸引观展眼球的展品标题,并补充展品相关信息。

 3.布置策展任务:设计互动游戏展区“超时空快闪”:《穿越时空,遇见昨天的你》,为观展观众测试互动场景 1:这是 1978年 12 月一个寒冷的冬夜,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凤梨公社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 18 位农民。生产队队长严俊昌提出分田包干到户,如果你是当时序。(学生不是简单地给历史事件排序,而是绘制年代尺、思维导图、示意图等更有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展经历在厘清时序后提出以沙盘模型的形式展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图景。)

 2.学生研读教材,在明确史实的基础上,再为展品设计标题。

 3.学生研读补充资料及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立场,提炼观点,多角度考量,通过多观点交锋,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原因,明晰其概念及企业改革背景。

 4.依据资料包,结合教材,以多种形式进行展区布置(制作改革人物志展板;漫画企业发展史展板;演绎改革创新故事录像布置影音展区;模拟旧时新闻播报企业发展大事,布置特色复该项目指向高阶思维的问题设计,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力。2. 学生在为老物件展品命名,补充信息的过程中了解经济体制在农村起步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3.归纳分析教材内容,提炼农村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阻力;为学生营造真实情境,在角色扮演中神入历史现场,以冲突性问题驱动,使学生在对教材的内容的咀嚼内化的前提下与同伴进行观点交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突破教学重难点。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改革的曲折进程。

 4.领取资料,从材料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展板制作,

 时的乡亲,你支持吗 ? 有 什 么 顾虑? 互动场景 2:1984年 7 月,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股份制改革商榷会上负责人提出了对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如果你是其中员工,你有什么想法?教师全程关注学生的论点输出,及时总结与启发。

 4. 发 放 资 料 包(湖州长兴狄家斗 —— 浙江联产承包第一村、 娃哈哈 教父 宗庆后 》《幸存者冯根生: :从 胡庆余堂 到 青春宝

 》 》汽车民企第一人吉利的奋古怀旧展区;原创自主编题,形成答题集点赢奖品互动区等不同方式,辅以解说员讲解)完成知识迁移。

 小组上台展示,组间互评;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进而突破教学重点。

 斗史; 杭州万向节厂 、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始末

 浙江)策展任务:设计“潮起之江——从‘浙’里看经济体制改革”特色展区,小组合作制作展板,进行展示解说。展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下浙江弄潮儿的的鲜活群像。注意在学生讲解中提炼本课的核心概念: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并启发学生感受,改革开放44 年来,浙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在改革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

 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高度评价和殷切嘱托。并请其他学生根据评价量表为展示小组评分 项目拓展 展 【 他山之石】

 】

 ★ 参观浙江省 数字化改革成果展, 策展手记书写 教师:介绍正在展出的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展,以假日小队的形式打卡浙江省档案馆的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展,拍摄 vlog 或者制作打卡手账,作为课后作业,并把这次的策展、观展感受写在策展手记中。

 依据个人喜好,完成其中一项。在观展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策展人的布展,并了解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历程及成果 作业的设计符合“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新要求:依托实践型项目式作业一方面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再梳理的过程,另一方面,历史照进现实,时期感受到,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今天浙江依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跃升,培养家国情怀。

 项目成果 果 搜集成果 形成策划案 师生共同将本课生成策划成果装订成册,形成策划案。

 教师根据小组得分进行奖励,发放奖励—— “旧装订成方案, 统计得分,领取奖品。

 形成一份策划方案,并发放奖励,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职业体验。而锐意改革明星策展人荣誉称号适时呼应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不畏

 时光里的老物件—— 经济体制改” 革展”金牌策划方案证书及锐意改革明星策展人荣誉称号 困难、锐意改革、敢为人先的改革者。

  九、教学设计说明 1.项目贯穿,载体鲜明 整堂课围绕:“旧时光里的老物件——经济体制改革展”策划这一项目主题展开。师生作为新型学习伙伴共同策展过程、制定评价量规、确定展区模块、设计板块内容。项目任务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重难点的落实。并富有挑战性,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层层深入,在解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由浅入深,从低阶思维过渡至高阶思维。

 2.生活入题,情境搭桥 本课设计三重情境:1.生活中的老物件。从真实生活情境出发,以寒假作业展示入题,关注生活中的老物件。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身边的历史。李开元教授曾说:“历史之美,大致有两类,一是发现之美,一是表现之美。”所谓过往,皆为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多一双发现的眼睛,品味往事,发现新史,方能欣赏激荡人心的历史之美。2.超时空快闪。驱动性情境任务《穿越时空,遇见昨天的你》,如果你是……你会?的问题设置有助于营造真实情境,让学生神入历史,角色扮演,经历有意义的深度学习。3.策展任务发布。项目化活动本身便是情境,学生成为策展人,最终形成物化成果,并颁发证书。最后的项目拓展紧密围绕策展和改革主题。

 3.价值引领,突出导向

 从农村到城市,从全国到浙江,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浙江省的数字化改革……一个老物件,一幅旧照片,一群改革者,一湾之江水,一段曲折史,一抹中国蓝,一片奋斗情!“潮起之江——从‘浙’里看经济体制改革”特色展区的设计深入挖掘乡土史料中与教材相适配的内容进行整合。宏观历史离不开地方史,浙江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排头兵,经济浪潮中一张张生动的浙江面孔,在历史进程中讲故事,在时空坐标里见精神,展示改革开放 40 年的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启示。家乡得天独厚的文史资源可转化为达成家国情怀的有力抓手,彰显育人价值。

 4.资料详实,成果丰富 本课的史料选用立足教材,力求用足用透教材内容,因此在前几个驱动任务达成中都需要学生仔细研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补充材料大部分选自浙江省档案馆的《百年潮涌——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型展览》,因此史料来源可靠,资料详实,符合历史课对史料的要求。前言区梳理时序设计历史沿革版面,“潮起之江——从‘浙’里看经济体制改革”特色展区都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多面展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力,有效提升学习内驱力。

推荐访问:经济体制改革 公开课 全文 经济体制改革公开课 经济体制改革公开课一等奖